Storyteller/Ruei
早期在內湖居住的先人向北眺望,發現陽光灑在山上,山頂會閃閃發光,因而稱其為金面山。如果你攀上了山,會發現到岩壁是由石英砂岩所組成的,而石英反射陽光造成了山頂發光的景象。至於砂岩中的石英含量有多大呢?在日據時期,藤澤國太郎曾對台灣的石材進行紀錄,北勢湖石(註1)為中新世砂岩層,石英佔83%、長石佔4%、岩屑佔8%、膠結物佔5%。即使文字寫了再多再美,總不如實際感受來得漂亮,所以廢話就不多說,趕快跟著GEOSTORY團隊一起出發吧!
怎麼到金面山?登山大攻略
金面山有至少有五、六個登山口,可以依照體力去選擇遠近,在這裡就提供靠近中間三個比較有看頭的登山口給你參考(圖一)。第一號登山口是位於內湖區環山路一段136巷、二號登山口於環山路二段50巷、三號則是在環山路二段68巷。在交通方面,可以搭乘捷運文湖線至西湖站前往一號登山口,港墘站離二、三號登山口較近。公車的部分可以選擇256、268、553、藍20區、藍27、紅31,一號登山口於德明財經科技大學(環山)站,二、三號則是位於麗山新村站。
雖然說不管怎麼走,最後都會到達巨石崢嶸的山頂,但一座金面、各自表述,三條路線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特色。一號路線有許多可以遠眺台北盆地的涼亭、瞭望台是個輕鬆的登山行程,但在最後攻頂時,會沿著稜線手腳並用地翻越一連串的巨石、岩壁,使你與大自然有更進一步的親密接觸;二號路線最為刺激,在最後快攻頂時會出現兩段大岩壁,需要拉著繩索才能往上攀爬,真是名符其實的爬山;三號路線距離山頂最遠,很適合健身或是想要花更多時間享受登山樂趣的朋友,登山步道往往是由自然生長的樹根盤錯而成,就如進入全然的野生世界。
地質、地形揭密
地質往往是影響一個區域最大的主因,包含地形樣貌、動植物種類,乃至於人類的活動等。打開Google Earth尋找金面山,從東向西看,可以發現金面山是南緩北陡的單面山形貌(圖二),是地層受造山影響被擠壓抬升所形成的,而南側就是順向坡(註2)方向。
至於金面山地質概況可以從地調所的地質騰雲網查詢,整個登山步道跨越了兩個地層:五指山層及木山層。登山一開始是進入砂頁互層為主的木山層,而往上一直到山頂可以發現頁岩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少,開始出現厚層的粗砂至礫質砂岩,這些抗風化的厚層砂岩也就讓金面山的單面山形貌更加突出、更加顯眼。在登山途中可見交錯層、生痕化石等在沉積岩中容易出現的地質特徵,厚層砂岩上往往可見發達的節理構造(圖三)。
受地質影響的植物及人文
在金面山山坡上可以見到兩種常見的植物,一是芒萁、二是相思樹,相思樹是人們後來種植上去的,芒萁則是一種神奇的蕨類,不同於一般蕨類生長於陰濕的環境,芒萁更愛向陽的開闊地,它與五節芒是台灣乾旱貧瘠環境的指標性植物,在森林火災後更是先鋒物種(註3)。除此之外,金面山上也有許多可愛的植物,例如桃金孃(圖四)、小葉赤楠、鼠刺、青剛櫟、大頭茶、車桑子等等,這些都是耐乾旱植物。正如前面所提,金面山主要由膠結良好的石英砂岩構成,這樣的岩層抗風化能力高,因此轉變為土壤的能力差、保水能力也差,再加上稜線的強風吹襲,讓這些耐乾旱植物大出風頭。在山頂上,白砂與葉面厚實亮麗的耐乾旱植物,會讓你有種置身於海岸沙灘的錯覺。
過去於清朝時,金面山砂岩是台北城建城的材料,當時於這裡設立打石場(圖四),就是看中石英砂岩堅固、耐用的特性。當時是用鑿孔開裂的方式,取下石材,石頭規格稱為標準格,必須為90 X 21 X 21公分。利用斜坡運送下山,再用人力或獸力的方式拉至基隆河邊,船運至台北城。日本人拆除了台北城後,大部份的石材都重新拿去做其他的公共建設,例如水圳,現存的台北城遺址之中,只剩下北門可以略見一二。
隨著社會大眾知識內涵逐漸提升,深度旅遊也開始蓬勃發展。生態、文化等相關活動都已推動許久,甚至民眾願意付出自己的勞力去享受生態打工假期這樣的學習體驗,讓地質人不禁覺得台灣這樣的世界級地質寶地,竟鮮少有地質公園及地質旅遊這樣的規劃。正如這座小小的金面山,它的地質背景影響了地形、植被環境及採石的人文歷史,可見深度旅遊的體驗層級應該可再拉高到更宏觀的視野,讓遊客能被大自然這般巧妙、環環相扣的設計及壯麗的景色震撼到。期望未來大家能以謙虛、崇敬的心走進山林、大海,而不是一昧的消費這些自然資源,例如:採集當地礦石、挖取珊瑚鐘乳石販賣、獵捕數量稀少的保育類動物等,就讓這些美麗的事物留在當地吧!
註1、北勢湖為過去西湖舊地名,現今在金面山上可見清代採石場的遺跡,在過去該採石場也被稱為北勢湖採石場。
註2、坡面傾向與地層傾向同方向時,即稱為順向坡。
註3、先鋒物種是生態學的概念,指一個生態群落開始建立,或是被破壞後重建時,先鋒物種較早出現,因為它們生存能力較強或繁衍速度較快。
延伸閱讀
米復國、張志源(2013)臺北內湖清代採石場歷史遺跡及臺北城壁石材拆毀後之使用,臺北市文獻委員會
金面山空拍影片 ─ kungku ch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