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塊岩石的生成:水成說與火成說的爭論(下)

Share

Storyteller / 蓋瑞

若注意現今有關岩石相關的教學,從國小開始我們最先接觸的岩石都是花崗岩、石灰岩等「結晶岩」類,而非礫岩、砂岩等「機械岩」(相當於現在的「沈積岩」)。然而,目前地球表面覆蓋範圍最廣,也是大眾最容易觀察到的岩石,應為後者而非前者,那麼,是什麼原因讓我們學習過程先學結晶岩而非機械岩呢?我認為,這應該與地質史的脈絡有極大關聯。

在前面的兩個篇章,我們已經分別認識了水成說與火成說的觀點。但也如前面提及的,在十八世紀水成與火成的爭論其實沒有哪一方略勝一籌,針對相同的一種岩石,雙方各自都能有妥當的解釋方式,一直到十九世紀,火成論才漸漸拔得頭籌。這篇將帶各位認識幾個水與火交鋒的重要案例。

 

交鋒案例一:地層層序與花崗岩

赫頓撰寫的《地球理論》(The theory of the Earth)為火成論的代表著作,他曾在其中針對蘇格蘭艾倫島北端的山羊山(Goat Fell)地層層序做描述,如下圖所示。從推估而出的地質剖面來看,山羊山的核心為花崗岩,兩側為歪斜堆疊的「機械岩」層。

圖、艾倫島山羊山的地質剖面圖。(圖片來源:USGS

 

以火成說的觀點,赫頓認為這邊曾有巨大的岩漿柱由下方竄升,推擠原有的岩層使其向上彎折;岩漿大多於地層之下冷卻結晶、部分沿著裂隙向地表竄出形成岩脈。接著,因為地表的風化侵蝕作用讓花崗岩裸露而出,形成最後的地表樣貌。所以依照時間的次序,該地區的地層遠比花崗岩還要老。但是相同的地質剖面,也可以用水成說的觀點來解釋:花崗岩首先在原始大洋中結晶出來;洪水退去造就起伏的地貌;接著地表風化侵蝕作用將花崗岩變成碎屑物、順著「花崗岩島」的周邊堆疊成機械岩。

花崗岩的形成方式一直是赫頓所在意的。他在蒂爾特河谷(Glen Tilt)發現到花崗岩脈侵入周邊綠色片岩的地質現象,使他更加確信火成論的正確性。岩脈的形成可說是支持火成論的重要證據,但有趣的是,岩漿形成的岩脈並不能成為推翻水成論的關鍵證據,因事實上,的確有些脈狀體是由含礦物質的水灌入岩隙中結晶而成,現代也仍能看到諸多相似的案例,這可能得談到岩脈與礦脈的差異,但在此先不多作闡述。

交鋒案例二:海面升降與玄武岩

水成論與火成論爭辯激烈的另一個案例是「玄武岩的生成方式」。水成論擁護者認為地表如今所見垂直聳立的玄武岩柱,是由原始海洋的升降造成。這描述對他們來說非常合理,理由有幾點,首先是當時學者已了解地層層序與海水面升降的關係,知道過往的海水面有過幾次升降,這說明了玄武岩柱上相互平行的「節理」代表一次次的海水面位置;再來,幾項實際勘查也注意到玄武岩地區海岸線有「海退」的跡象。當時的社會還未有頻繁跨域移動,所以學者能勘查的地點有限,但在有限的世界中巧合的看見多個符合理論的地質現象,的確幫水成論打上一劑強心針。

圖、裸露的玄武岩柱(與實際歷史露頭無關)。(圖片已附來源連結)

 

然而,火成論的擁護者認為水成論的觀點極度荒唐,他們認為,玄武岩即為噴發出的岩漿冷卻而成。這樣的詮釋差異仍然與地域有關,以韋納的水成論為核心,其擁護者主要是韋納的學生、以及德國周邊地區的學者,這些地區多數人生平可能完全沒看過火山活動,因而也不可能考量火山、岩漿活動的可能性;反觀火成論,雖然赫頓的概念發想自蒸汽機,但歐洲西南部地區的人確實能親眼看見火山活動,甚至能看見岩漿噴出、冷卻結晶的瞬間。

當然,水成論的內容並未排除火山噴發的影響,但他們認為火山活動是最後期、影響層面最低的活動。縱使火成論者可以拿實際的火山案例來反擊,但地質勘查的地域限制給了水成論者一種捍衛基礎:「你怎麼知道這些火山活動不是該地區的特例?」

這個局面一直要到洪堡德(Alexander von Humboldt)之後才有顯著的轉機,因洪堡德開啟全球的探索旅程,逐漸證實歐洲的火山活動並非地區性的特例,而是廣布於全球經常可見的現象;加上長途旅行的普及性提高後,人們藉由實際的異地考察,逐漸接受火山活動的影響力,火成論才漸漸佔了上風。

 

異常現象與典範轉移

從現代的觀點來看,水成論並非一無是處,事實上,的確有許多地質現象與水成的概念很像(如剛剛提到的岩脈與礦脈)。但總的來說,火成論佔上風的關鍵大致有兩點:十八世紀長途旅行的普及使火山活動被更多人所知、工業革命下對於熱的本質理解增加。

再加上火成論內容詳實介紹了「地質循環」與「地質時間」的概念,這些觀念在地質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,著名的地質學者萊爾(Charles Lyell)的均變論就是承襲自赫頓的火成論。雖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,我們現今的地質學(geology)概念源自於韋納提出的「紀錄地質學」(geognosy,強調理論與實地觀察結合),但建構地質時間觀念的火成論,才是真正給予地質學基礎的理論。

一塊岩石,可以述說一個地區的地質歷史。若岩石曾被搬動,如河水沖刷、冰河搬運等,不同地區的岩石有可能最終在下游地帶相遇,你能探索的故事又更加複雜;也或許你不用走到戶外,光是在博物館裡陳列整齊的岩石標本,每一塊都有來自異鄉的精彩故事。相信在讀完這篇文章後,你更能感受到每塊岩石背後歷久的生命脈動。

圖、每塊岩石都透露一段深遠的歷史故事,你能看出圖中這塊岩石背後的故事嗎?(圖片已附來源連結)

 

 

參考文獻:

  1. David R. Oldroyd(1996)Thinking about the Earth: A history of ideas in geology.
  2. Andrea Wulf(2015)The invention of nature: The adventures of Alexander von Humboldt, the lost hero of science.
  3. 心向群山(2019)大家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