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鼓擊出金瓜石本山礦場的前世今生

Share

Storyteller/ 蓋瑞王

金瓜石,北臺灣著名的淘金寶地,在2018年五月又以不同之姿躍登新聞版面。當時,臺灣著名打擊樂團《優人神鼓》因未經合法程序自行整治本山礦場遺址,動用挖掘機搬運原有的廢礦堆做砌石護坡,引發當地人的不滿、並被投訴「濫墾山林」。此事件不只給優人神鼓一記當頭棒喝,也在地質界打下一顆震撼彈。到底優人神鼓開挖本山礦場一事對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什麼,必須先從本山礦場的歷史故事說起。

 

一場意外,造就黃金傳奇

西元一八九零年,劉銘傳時任臺灣巡撫,於臺北至基隆一段設置鐵路。當時的鐵路工人於基隆河一段休息、清洗手邊用餐完畢的餐盒時,意外淘到了黃金。一八九三年,工人沿著基隆河上游探尋黃金的源頭,發現基隆河沿途都能淘到黃金、沿上游接續小粗坑溪、大粗坑溪(圖一)都有黃金的出沒;直至現今侯硐一帶,基隆河內幾乎沒有黃金了,工人們終於找到黃金出沒的源頭,也就是大、小粗坑溪上游的大金瓜與小金瓜兩座山。淘金人以「金瓜石」為該地命名,開啟往後的淘金熱潮。

圖一、大小粗坑溪地理位置。

會命名為「金瓜」,是因為大金瓜山、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主角本山礦場所在地,曾像是突立於山頭的一顆南瓜。大金瓜山原來海拔有640公尺左右,若搜尋過往有關大金瓜山的照片,大金瓜山長橢圓狀的地貌,在山頭上實在顯眼。只是大金瓜山在後續連年開挖之下,整個山如「斷頭」一般,形成一個大型凹陷,最高海拔降至420公尺左右。現在當你走在本山礦場中央,只能見到兩側階梯狀的山壁包圍著你(圖二),再也沒有站在山頭、遠眺不遠處汪洋的可能。

圖二、本山地質公園現況。(photo credit: 鄭宇軒)

一八九五年,清朝於甲午戰爭戰敗後,臺灣正式歸日本管轄。隔年,臺灣總督府接管北部礦山,以雞籠山為界,西邊的九份、瑞芳一帶歸「藤田組」管理;東邊的金瓜石礦區則歸「田中組」管理。前者的大規模開採時間較早,因這裡的黃金特色相較於東邊的金瓜石,金粒多肉眼可見;金瓜石一帶出產的是「砂金」,顆粒細小、需要有好眼力才能分辨出它與「愚人金」、也就是黃鐵礦的差異。但金瓜石含金量很大,粗略計算每10噸重的岩石含有30克左右的黃金。用更具體一點的說法,假設這裡的岩石以二氧化矽為主要成分,一塊邊長約50公分的立方體,大約可產出價值1200美元的黃金。試想這個價格在當時肯定更有價值。

 

孕育礦場的母親:火成地質

金瓜石一帶能有豐富的金礦,源於這裡特殊的地質作用。金瓜石一區原堆疊中新世的沉積岩層,從老至新分別為木山層、大寮層、石底層、南港層與南莊層;岩性主要為砂岩夾頁岩層,偶夾少數煤層。約1.4至一百萬年前的更新世岩漿活動,將安山岩岩漿由地底向上噴出,火成作用造成的熱液也隨噴發產生的破碎帶,以及周遭的斷層裂隙竄升,引起一連串的礦化作用。越靠近礦化帶中心的岩石歷經「矽化作用」,往外陸續為「黏土化」與「青磐岩化」(也稱綠泥石化)(圖三)。火成岩體與周遭矽化的岩體比原有的沉積岩層堅硬,在長久的風化與侵蝕作用下,地表逐漸顯露出數個突出的岩塊,大小金瓜的樣貌也是在這個作用下形塑出來的。

圖三、礦化帶的分層示意圖。

 

除了被雞籠山分割東西邊的金瓜石、九份兩個礦區,沿著金瓜石本脈礦體往南延伸的武丹山(圖四),是另一個可能還存有一定含金量的礦區。這裡的開發不如金瓜石繁盛,可說是北臺灣黃金礦區的最後一塊淨土。但若說黃金是眾人認定具有經濟價值的礦物,那這裡出產的其他種類的礦物產值,可能更讓人震驚。

圖四、金瓜石地區礦體相對位置分佈圖。(星號為本山礦場所在位置)

 

大金瓜山的寶藏

「斷頭」的本山礦場,從原有高度垂直往下,原有七層的礦坑,最上層的一至三坑已不復見,只能看到階梯狀的斷垣殘壁;四坑大致位於黃金神社上方,後因土石流而掩埋;五坑位於黃金博物館旁,是目前保存最良好的一個礦坑;六、七坑則已被埋沒。從裸露的本山礦坑開始觀察,會發現兩側山壁異常平整,這並不是刻意挖掘所致,而是因為這些沿南北向延伸的山壁,實際上是一系列彼此平行的斷層面。當初火成作用產生的熱液,就是沿著這些斷層面向上竄升,沈澱出眾多礦物。仔細觀察沿斷層面生成的平行裂隙(圖五),其顏色與組織的層狀差異在在強調了這裡曾經顯著的火成作用。

圖五、斷層裂隙的礦化現象。

火成作用所帶來的不只是黃金,富含礦物質的熱液還會沈澱出多種「次生礦物」,其中以銅礦最為重要。或許不特別介紹,多數人還不知道這裡其實出產更多的金屬是銅,而非黃金。本山礦體的礦物垂直分佈中,黃金大致集中在上層,約為一坑至五坑的高度,這黃金也非純的黃金,幾乎都混有銀礦,也就是所謂的「銀金」。本山礦區越往下層黃金含量越少,黃金內的含銀量也增高;與此同時,從五坑以下,銅礦的含量則顯著增加。

銅的來源為一以「硫、砷、銅」為成分的礦物,在一九零六年,人們稱這些含銅的礦物為「黑礦」,因其晶體顏色呈現深黑色(圖六)。然而一九三零年,有人以偏光顯微鏡研究黑礦時,發現雖然所研究的黑礦都含相同的成分,可是「干涉色」卻不同。干涉色是偏光射入礦物晶體時折射而出的色彩,可反映礦物的結構,這次的發現說明了硫砷銅礦具有不同晶體結構的兄弟。直到一九四三年,科學家以X光繞射技術研究硫砷銅礦,終於證實了硫砷銅礦有一個「同質異構物」—呂宋銅礦,硫砷銅礦也成了臺灣首次以X光繞射進行研究的礦物。

圖六、礦區常見的「黑礦」。(photo credit: 鄭宇軒)

在更深的六、七坑,還有更為罕見、但也舉世聞名的礦物—法馬丁礦,它與呂宋銅礦具有相同的結構,但法馬丁礦比呂宋銅礦多了「銻」這個元素,法馬丁礦又稱作「脆硫銻銅礦」,實為呂宋銅礦的「異質同構物」。外觀上,法馬丁礦不如硫砷銅礦那般,可長出良好的黑色柱狀晶體,反而是呈現雜亂不規則的球狀晶簇、光澤為金屬至土色。但因為法馬丁礦生成的地質環境稀有,加上金瓜石曾挖掘出許多巨大、晶型也相對良好的法馬丁礦晶體,「金瓜石的法馬丁礦」在礦物收藏界中可說是舉世聞名,價值甚至比黃金還高。在礦物愛好者常使用的網站mindat,若直接輸入法馬丁礦的英文,你會意外發現封面代表礦物的產地就來自金瓜石。不只如此,金瓜石著名的次生礦物還有重晶石、針鐵礦、明礬石、黃鐵礦等,而「臺灣的明礬石」也是mindat網站羅列出的代表礦物之一,可想而見金瓜石的礦物真的是「為臺灣爭光」。

 

當藝術碰上地質:給後人的啟示

現在走到本山露天礦場的中央,眼睛所見的,是地上擺放整齊、土黃色的石塊;礦坑深處有以石塊堆砌成牆的階梯舞台。這是五月的「優人神鼓事件」後,該單位停工、將原來正在處理的石塊工整擺放的結果。如今看著這裡,儼然是個露天舞台沒錯,但記得在那之前,這些石塊原本都雜亂堆疊於本山礦區的最深處,那更展現了本山礦場在黃金年代蕭條後野性的歷史樣貌,甚至我們可說,這些石塊其實個個都是寶,因每個石塊仔細觀察,上面都或多或少含有結晶良好的礦物。如今我們可以輕鬆的檢視這每一個石塊,但這塊土地興盛與衰落的精彩歷史,只能從照片中去緬懷了。

本山礦場現名為本山地質公園,但與目前臺灣所正式推動的地質公園仍有所不同。目前臺灣推動的地質公園共有六處,其中位於臺灣本島北方的包含野柳地質公園、以及鼻頭龍洞地質公園兩個。這些地質公園的設立是為了呼應聯合國地質公園網絡的計畫,除保育特殊的地質景觀外,也強調了人與土地之間的關聯性。本山地質公園雖不包含於國家地質公園網絡,但這裡所擁有的礦產資源、歷史脈絡都相當的豐富。也因此,當本山礦場遭遇不合理的開挖手續時,才如此觸怒到當地人、也震驚於地質界。

臺灣雖然面積狹小,但所擁有的地質景觀與礦產資源,很多是世界級的,也吸引了很多國外學者來臺研究,但反觀國內,地質教育在我們的學習生涯中多半是不被重視的。我們可以很快速的羅列出臺灣特有的動植物、說得出臺灣原住民於東南亞海島文化的重要性,但鮮少人能細說臺灣各地具代表性的岩石與礦物,或是概要說出臺灣大地構造於全世界的特殊性。這後面有很多可能因素,但地質教育的缺乏造就國人對臺灣地質的忽視的確為事實,這該是學習相關領域的我們所需要重視的問題。

近期同樣於開發和保護之間爭論的地景,莫過於臺南龍崎的牛埔泥岩,這背後的故事我們無法在此詳述,但在地狹人稠的臺灣,土地的開發與自然景色保護的爭鬥肯定是永不停歇的。要能平衡兩端,找出兩全其美的方式,除了當下的密集溝通、事前對土地的認識是更加重要,畢竟要能真心珍惜一件事物,就要先好好認識它。長期而言,若要避免類似本山礦場的情況再次發生,我們所能做的,就是盡量向大眾分享地質的知識、地質的美、地質的重要。當人對這土地有足夠理解,才有機會產生愛、進而真正保護臺灣隱藏的珍寶。

 

參考資料

優人神鼓事件申明稿

 

延伸閱讀

轉變中的黃金山城-來自礦工後代的真實口述(上)

轉變中的黃金山城-來自礦工後代的真實口述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