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沒區的地震成因可望有解

Share

Storyteller/蓋瑞王  Painter/蓋瑞王

蝴蝶效應真的存在啊,要不然神奇寶貝是演假的嗎?(大誤)

1979年,著名的氣象學家勞倫茲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提到了一件事:在巴西拍動翅膀的蝴蝶是否能引起美國的ㄧ場龍捲風?「蝴蝶效應」是一件迷人的現象,描述著動態系統中的微小變化,可能會引起巨大的改變。(就像大英雄天團中,企業家格利刻意忽略了時空洞微小的參數變化,而送了卡拉漢教授的女兒進去,然後發生時空洞變化、卡拉漢教授變壞、阿廣變成英雄…對不起我扯遠了。)

姑且不論巴西的蝴蝶與美國龍捲風的關係,地質學上,倒是有類似蝴蝶效應的現象存在:你能想像地底下微小的礦物破裂可以引發驚為天人的大地震嘛?布朗大學的地質學者們就是發現了這個有趣的現象!且讓我娓娓道來…

隱沒帶是地球上最容易發生地震的地區之ㄧ(臺灣也是座落在一個隱沒帶上)。若該區的地震發生在近表面處,就具有破壞性,像是2011年引發福島核災的311大地震;但地震也會發生在地下70至300公里深處。這些中源地震(intermediate depth earthquakes),較不具破壞性,但也足夠將地表建築物搖到嘎嘎作響了。

 

中源地震的成因一直被地質學家視為一個謎。

 

「它們的成因非常神秘,因為在那個深度下,高壓使得一般造成地震的摩擦滑移機制(frictional sliding)不復存在。也就是促使斷層滑移的力在那裡根本不存在!」布朗大學地球、環境及行星科學的教授Greg Hirth表示。但藉由一系列的實驗,Hirth與博士後研究員Keishi Okazaki發現硬柱石(lawsonite)在高溫高壓下的脫水過程中,容易產生脆性破裂,並可能引發地震。

「Keishi是第一個以這些地震發生環境為基準做實驗的人,這真是第一次有強烈證據指出這種脫水碎裂作用(dehydration embrittlement)具影響性」Hirth說。

 

Griggs apparatus是用來製造超高壓的儀器,物體放入中央黑色柱體中,並由機器施以超高壓;機器旁皆有許多電子儀器,用來量測物體受壓時的各種物理參數變化。(圖片來源:wiki)

整個實驗在一具名為Grigg apparatus的儀器裡進行。Okazaki將硬柱石晶體放入一個柱體中,並持續加熱直到晶體內的水分呈現不穩定的狀態;接著經由活塞增加柱體內的壓力,直到礦物開始變形。在儀器旁另裝有一臺小的地震儀,負責偵測硬柱石瞬間破裂時產生的訊號。

Okazaki也針對葉蛇紋石(antigorite)做了類似的實驗,過去文獻指出,葉蛇紋石可能是影響中源地震的因子之ㄧ。但相對於硬柱石的實驗結果,該研究顯示葉蛇紋石並沒有破裂的特徵,而是以擠壓的方式變形,說明葉蛇紋石應該不是可能因子。「而這是研究結果中最酷的地方!」Hirth表示:「過去五十年來,儘管沒有明確證據,大家仍相信中源地震的發生因子來自葉蛇紋石。而現在,我們有明確的實驗結果顯示硬柱石的脫水現象才是主因。」

若硬柱石真是造成中源地震的兇手,它可以解釋為何此種類型的地震常見於某些隱沒帶,而較少出現在其它地區:硬柱石生成於高壓低溫的環境,這種礦物常見於較「冷」的隱沒帶,日本西北方的隱沒帶就是其中一例,因為此處隱沒中的地殼較為古老,溫度也較低;但較「熱」的隱沒帶,如華盛頓州岸外的卡斯卡迪亞隱沒帶,就不利於硬柱石生成。「在熱隱沒帶中的地震較少,因為硬柱石較少;但在冷的隱沒帶,硬柱石較多也較容易產生地震。」Okazaki說。

 

總的來說,Hirth表示這類研究能幫助科學家們釐清,地震為何在不同的狀況下發生在不同地區:「我們不只想了解這類奇怪型態地震的發生原因,而也想知道所有的地震發生成因。我們對地震循環的原理還有很多不解之處,地震預測是最終目標,但我們仍處在了解哪種狀況引發哪類地震的階段。而我們的研究提供了其中一種原因。」

 

對原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請參考:

Research may explain mysterious deep earthquakes in subduction zones, GeologyIN, 2016.02.03

 

延伸閱讀:

兩億年後的大西洋》-Ruei

臺灣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地震?》-蔡佩京

破解地震發生時間》-蓋瑞王